首页

黑冰双s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6 12:10:52 作者:香江观澜:在“山海人文”间 探寻香港传统味道 浏览量:27428

  中新社香港5月25日电 题:在“山海人文”间 探寻香港传统味道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公布即将推行的9个旅游热点项目,从工业品牌旅游到旧城激活,从自然山径到纪律部队主题巡礼,全方位落实“无处不旅游”的理念,让访港旅客全方位感受“港味”。

5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公布9个具有香港特色的旅游热点项目。 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旅游业是香港支柱产业之一,今年前四个月访港旅客达1600万人次,同比增加10%。但过去几年,香港一直面临旅游产品单一及高净值旅客减少的双重挑战。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市场复苏,香港须做出改变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于是,2024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本次推出的9个项目,不仅包含山海等自然景观,还打破传统旅游界限,将香港的工业历史、社区、自然景观与城市特色深度融合。例如,“香港工业品牌旅游”中开拓了李锦记、奇华、八珍酱园等本地“老字号”品牌的旅游产品,讲述“香港制造”的故事,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

  与此同时,特区政府也鼓励社区、商界、创科界等更积极参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以跨界合作的形式推动香港旅游市场建设。

  多位香港旅游业界人士受访时均对此表示支持并对香港旅游发展持有信心。他们指出,该项目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全新、立体的体验,大大增强香港旅游的趣味性,为香港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5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公布9个即将推出的旅游热点项目,希望给访港旅客带来新体验。图为一名女士在中环“打卡”。 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发掘整合旅游资源只是实现“无处不旅游”的第一步,要实现旅游业的长期发展,香港还需完善交通、消费场景等配套资源。今年内地“五一”假期期间,访港旅客达110万人次,同比增22%。旅游市场火爆的同时,也暴露出香港现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例如太平山顶缆车及昂坪360缆车站等旅游热点地区出现排队人潮、港铁落马洲站因人流量大一度出现网络崩溃等,均反映出香港旅游市场配套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笔者认为,加快配套设施建设,除完善现有旅游资源与交通设施外,也可借鉴其他地区发展“智慧城市”的经验,利用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完成对旅游热点人流的实时监测,并及时为旅客提供替代路线,以便实现智慧分流。

  从过去一段时间的访港旅客数据变化来看,香港仍是世界各地旅客出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此次9个旅游热点项目的推出,可以看出香港特区政府带领各界与时俱进“识变、应变、求变”的态度。各界将通力协作,持续落实“无处不旅游”理念,优化配套设施与游客体验,把香港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浙江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明斯基时刻”的多次出现,揭示了几个关键的规律性因素: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危机往往具有内生性,是经济体系内部不稳定性的体现;金融监管往往滞后于金融创新,过度金融创新和不足的监管可能导致风险积累和传播;政府失灵是西方难以摆脱危机的根源所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自甘沦为金融部门的宏观调节机构,和市场利益融为一体,导致金融业危机多发却又“大而不倒”。

中外人士共话以合作创新抗击结核病

“菜篮子”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蛋奶和水产品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五一”期间“菜篮子”产品市场供给有保障,价格总体平稳,可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两会速递)李圣泼:建议港深共谋面向2050年规划愿景

近日,英国媒体《每日邮报》曝光,TikTok的主要竞争对手Meta与谷歌,曾在幕后疯狂游说美国国会和白宫,确保TikTok“不卖就禁”法案顺利通过。

一线调研丨厦门“一站式”修飞机 自贸片区勇闯“新赛道”

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有效解决改革中的突出矛盾问题必须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克服片面性,防止顾此失彼。同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做到有的放矢。

美媒称王毅将访美 中美新一波高层接触来了?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应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规模最大,难度也最大。大有大的难处,再大的成就除以14亿都会变得很小,再小的问题乘以14亿都会变得很大。大也有大的优势,再大的困难除以14亿必将被克服;再微小的改善乘以14亿,也必将汇聚成巨大进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集众智,汇众力,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去干事创业,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必将不断向前推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